愛的本質是自由
愛這件事很難說明,所幸許多智者及作家都做了極佳的闡釋。
對我個人而言,學習最多的是佛洛姆《愛的藝術》,這本書幾乎就是「如何去愛」的教科書。「大部分人把愛的問題認為主要是被愛的問題,而沒有想到去愛的問題。」但最令我震撼的還是薩古魯,他毫不留情地指出,「愛並不是一場交易。如果我們帶著需求去靠近一個人,不論是心理需求、生理需求、經濟或社會上的需求,那我們就是乞丐,而乞丐是沒有選擇權的。」因此,奧修說,「要在愛之中成為王者。」王者是有能力分享的人,卻不乞求半分。一行禪師《怎麼愛》的說法則是,「我們說『我愛你』時,通常是把焦點放在『我』這個概念,而不是『愛』這個品質⋯⋯這一刻過去了,那個人走開了,但快樂還是可能延續。」
「愛是一種喚起愛的能力。」(佛洛姆)
這次書展,我們設置了兩個信箱,一個投放信紙,另一個投放信封。現場備有成套的空白信封及信紙,讀者可以寫下自己的戀愛心情,投入放置信封的信箱;再將寫上收信地址的信封放入另一個。待書展結束,我們會隨機搭配寄出,讓參與者彼此交換心情。因此,信封上可以自由決定要不要署名及附上聯絡方式,如果只把它當成一個有人傾聽的樹洞,那麼心情說出即可,不需要接受回應。或你想把它當作一個認識新朋友的機會,也可以依自己自在的方式在信紙上留下聯絡線索(當然對方不一定會回)。就像瓶中信,不論有沒有人拾起,都是一種表達。
愛情充滿各種滋味,這正是它醉人(及惱人)的原因。想起《時光邊緣的男人》小說中一句迷人的話語,「一個吻,就像音樂。可以停止時間⋯⋯」
愛情也像一面鏡子,讓我們看到自己的模樣。《與神對話II》有個很受用的提醒,「在此關係之中我是誰?我選擇要是誰?」
說到底,愛的本質是自由。畢竟只有不愛的人才會想要囚禁他、傷害他,做出違背他意願的事。許多人以愛之名行傷害之實,那並不是真愛。愛是我們自己的品質。
「『愛』這個字很美,我們要恢復它的真義。」(一行禪師)
.
a reader 負責人 / 李惠貞
.
a reader 愛情書店:2025/7月~2025/8月底
[地址] 台北市武昌街一段16巷2號(Aplace WCH 內)
追蹤 a reader Instagram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reader___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