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人生能夠重來
我們的能力遠高於自己所知的。如果能讓我們看出這一點,或許我們這輩子都不會甘於將就。——《失控的焦慮世代》)
這次親子書店,我挑了一些書,希望能跟大家分享不一樣的教育觀點。上一檔心靈書店介紹了影響我至深的智者薩古魯,很喜歡他對「生日」的描述——出生意味著生命碰觸了你,只因為生命觸碰了你,誕生才發生。出生之日意味著生命的開始,有生之年都應該是是對生命持續的慶祝。
因此,教育不是家長或學校的專利,而是我們每一個人從出生開始,面對自己和世界的方式。a reader「親子書店」,更希望溝通的是大人。大人改變了,身邊的年輕生命自然也會改變。
「在德語中,所謂的『教育家』,亦即『Erzieher』,本意是『提升者』、『牽引者』。」——《教育家叔本華》
「拉丁文『 educare』意思是把潛藏的東西引出或喚醒;所以教育『education』意指把一個人涵藏的理解能力、生活能力引出來,而不是塞東西給一個已經滿腦子知識的人。」——《自由玩》
現今 Z 世代以降的孩子都是網路世代,對這群新生命來說,沈迷於網路或社群媒體實際上有著推力和拉力兩種原因;拉力是因為那裡有著容易接觸的各種事物及對象,推力則或許是傳統教育的推波助瀾,因為上學或學習充滿挫折和壓力,只有在虛擬世界,他們才擁有自由。
如果實體世界就是一個充許他們探索自己、成為自己的地方,那會如何?如果我們這些大人就是這樣長大,現在,我們會站在什麼位置、擁有何種人生?
生命就像一段旅程,我們每個人都在這段旅行的不同階段,如果旅行可以重來,你是否會改變旅行的心態?像印證已知風景那樣、帶著不安去踏出每一步;還是帶著一點玩心、沒有任何預設立場、緊抓住每個機會、用心體驗看到的視野?
所有的源頭都是教育。我們如何教育下一代、如何教育我們自己,其實就決定了我們生命的品質,以及整個社會的品質。薩古魯說,「世上沒有好人和壞人,只有喜悅的人和痛苦的人。每個人都在好壞之間搖擺。如果我們創造愉悅的氣氛,就能帶出他人好一面;如果創造了不愉快的氣氛,好人也可能表現出惡劣的行為。」
所以,如果我們想要創造一個安全的社會,必須從教育著手,減少痛苦的心靈。我不知道這樣的前景能不能實現,但盼望有更多讀者加入,我們一起思考、一起努力。
.
a reader 負責人 / 李惠貞
.
a reader 親子書店:2025/3/1~2024/4月底
[地址] 台北市武昌街一段16巷2號(Aplace WCH 內)
追蹤 a reader Instagram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reader___/